资金收紧效应显现 8月份房企拿地明显减少

8月份以来,受监测的一二线城市土地出让收入仅为1543亿元,平均土地溢价率为6%,均为年内最低。

资金收紧效应显现 8月份房企拿地明显减少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9-08-28 08:2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9-08-28 08: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资金收紧效应显现 8月份房企拿地明显减少

随着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整体趋紧,企业在土地市场的收储布局也开始转向保守。27日,中原地产研究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受监测的一二线城市土地出让收入仅为1543亿元,平均土地溢价率为6%,均为年内最低。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截至27日,全国热点一二线城市合计土地成交771宗,相比之前几个月明显下调。“从土地市场情况看,最近房地产领域融资收紧的预期逐渐影响到土地市场,7月来土地市场进入快速退烧阶段。”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

从今年以来的土地市场看,2019年初出现了明显的小阳春行情。4月份开始,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连续升温,土地单月成交金额均在3000亿元以上,溢价率也保持在20%左右。不过,这种情况在下半年出现转折。7月份后,多个监管部门连续出台的收紧信托与海外融资等政策,均对房地产拿地布局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半年后,土地流拍现象增多,热点土地溢价率出现了明显下调。

张大伟表示,7月份以后,房企拿地数据开始明显减少。整体来看,上半年信托资金等快速进入房地产市场导致土地市场短期升温,是政策收紧的主要原因。他预测,在9月份政策继续收紧的预期下,热点城市的土地溢价率有望继续下调。同时,不排除后续土地市场流标再次明显增加的可能性。

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杨科伟指出,鉴于当下房地产市场整体转冷,供需压力进一步加剧,市场观望情绪愈加浓重。随着前期积压的市场需求陆续释放完毕,后续置业需求明显不济,部分城市甚至开始出现需求断层的极端现象。受制于信贷政策适度收紧,预计短期土地市场成交量大概率将继续走弱。

值得一提的是,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房地产行业,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将给开发商带来更多的机遇。例如,集体用地将有望成为开发商拿地的新途径。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了集体用地入市条件,为开发商进行集体用地开发打下了基础。但与此同时,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也提高了征收补偿标准,这可能会大大提高开发商的开发成本。

业内认为,随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即将在2020年正式施行,房地产市场必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如果开发企业能顺势而为,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资金成本、提升利润空间,也可以达到加快规模化发展的目标。

(高伟)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