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环境持续收紧 中小房企破产明显增多

业内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底,房地产企业破产数量已经超过450家,超过2018年全年的破产数量。

融资环境持续收紧 中小房企破产明显增多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9-12-12 13:1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9-12-12 13: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进入四季度以来,房企纷纷向全年销售目标发起冲刺,行业整体销售额稳步增长。不过,随着房地产调控持续、房企集中度上升、融资环境不断收紧,房企之间分化加剧,尤其是中小房企,生存压力持续加大,破产数量明显增多。

业内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底,房地产企业破产数量已经超过450家,超过2018年全年的破产数量。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房玲指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破产房企数量开始明显增多。主要以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型房企为主,这些房企实力较差,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房玲认为,今年前三季度,三家龙头房企权益金额集中度达10.2%,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TOP4-10及TOP11-20梯队房企权益金额集中度较去年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规模房企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在马太效应下,头部房企将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不仅如此,随着对房地产行业风险防控的进一步强化,一些地方政府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商进行土地开发,且土地竞拍要缴纳数额不菲的保证金,这对小型房企的经营能力以及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实力不济的小房企最终会被兼并或走向破产。

另外,此轮调控坚守“房住不炒”原则,持续收紧房地产融资。今年5月发布的“23号文”,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不得违规进行房地产融资;7月、8月连续对房地产信托、银行进行整治约谈,同时对开发贷、境外发债等多种融资方式进行进一步限制。

在此情况下,一些曾经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出现在今年的破产名单上,如银亿股份、新光集团等房企;此外,部分知名房企债务违约不断,如曾经的百强房企颐和地产面临两笔合计10亿元的债务违约。

事实上,房企整体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都在上涨。今年前10月房企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7.03%,较2018年上升0.52个百分点。随着中小房企不断暴雷、兑付问题频发,金融机构更愿意把钱贷给承压性更强的规模房企,融资向头部房企集中的趋势越发明显。

“一些房企破产是因为房地产主业经营不善,力图转型,但转型失败导致房企破产。”房玲表示,以今年破产重组的银亿股份和2018年退市的中弘股份为例,前期房地产主业盲目扩张,加上经营不力,导致出现项目结转过慢毛利率降低等问题。在主营业务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又将重心放在了与房地产主业相关度甚低的多元化上,不能反哺房地产主业,最后导致经营不利转型失败。债台高筑引发的一系列债务危机,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基于宏观及融资环境调控持续,未来破产企业将会更多,且会呈现加速。”房玲认为,当整体调控不松绑,房企进入存量时代下,企业如何降负债、活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