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有肉吃、吃好肉、吃得多样”

农业农村部28日正式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肉羊等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满足人民群众对“有肉吃、吃好肉、吃得多样”的需求。

让人民群众“有肉吃、吃好肉、吃得多样”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1-04-29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农业农村部28日正式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肉羊等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满足人民群众对“有肉吃、吃好肉、吃得多样”的需求。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介绍,此次计划是国家层面启动的第二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是确保种源自主可控、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一个重要行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畜禽种业不断发展,但总体上长期处于散、小、慢的状态。第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从2008年到2020年,基本解决了我国畜禽良种“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但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个别种源还主要从国外进口。要不断满足新需求,就必须在国家层面统筹部署安排,尽快补齐短板弱项。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时建忠表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畜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育种基础、育种体系等方面还有待加强。例如,白羽肉鸡还没有突破、能繁母猪年均提供育肥猪数量比发达国家低30%左右、奶牛水平也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

对此,孙好勤表示,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品种在性能和品质上的双突破,加快畜禽种业向数量质量并重、资源节约高效方向发展。在品种范围上,除原来六大畜种以外,我们增加了水禽、马、驴、蜜蜂和蚕,基本形成了“主导+特色”的发展格局。性能测定的指标由原来的以生长发育性状为主增加了肉质、健康等性状。

“在新一轮遗传改良计划中,生猪、奶牛、肉牛、羊的生产性能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白羽肉鸡要实现零的突破,蛋鸡、黄羽肉鸡、白羽肉鸭还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品种”,孙好勤说,以生猪为例,据测算,如果我国的生猪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话,可节约的饲料能够达到630亿斤,相当于节约耕地5500万亩。

按照计划,未来将提高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全面强化育种基础和育种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力的领军企业,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李志勇)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