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轮土拍首日收金207亿元 国企参与热情高

2月16日傍晚,北京2022年第一轮集中供地首日成交收官,除一块地流标外,9宗地块底价成交,总计成交金额为207亿元。据悉,2月17号将有8宗土地进行竞价。

北京首轮土拍首日收金207亿元 国企参与热情高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2-02-17 09: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2-02-17 09: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记者 王丽新

2月16日傍晚,北京2022年第一轮集中供地首日成交收官,除一块地流标外,9宗地块底价成交,总计成交金额为207亿元。据悉,2月17号将有8宗土地进行竞价。

“与2021年相比,今年北京土地供应工作启动较早。朝阳、丰台、石景山等区域的土地收到多家房企竞价报名,其中,朝阳2宗土地、昌平生命科学园三期、经开旧宫镇4宗地块受关注度较高,收到5家以上报价。”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保利发展、北京城建、首开股份等企业参与热情较高,这与稳健型房企的资金状况相对较好有直接关系。此外,年初获取的地块有机会在年内形成销售储备货值,也成为房企关注本轮土拍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2年首批18宗土地,共吸引22家房企(房企参与宗地不重复计算)及联合体参与报名,国企和央企依然为主力,此次土拍,联合体报名明显少于去年。”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昌平生命科学园地块获得报名企业数最多,共有10家房企参与,另一大热地块朝阳崔各庄地块有8家房企报名。

“从第一轮集中供地项目看,整体土地位置都不错,部分地块属于稀缺地块。”张大伟表示,鉴于此,华润置地、中海地产等央企依然是拿地大户,去年拿地较多的首开股份等企业的参与则相对有所减少,整体土地市场有复苏迹象。

在张大伟看来,复杂的竞拍规则,体现了北京对土地市场落实“一地一策”的精准管控,从竞价首日成交结果来看,土地市场分化依然非常明显,企业出价分布不均衡,房企并未完全走出资金压力困境,参与企业数量明显不如2021年第一轮集中供地。

但与2021年后期两轮集中供地相比,此次北京第一轮集中供地成交明显复苏。“开年拿地,项目年内就可以回款,所以房企相对积极。”张大伟表示,此外,北京楼市去年年底以来整体有复苏迹象,月均二手房成交量恢复到1.3万套至1.5万套,市场稳定的背景下,开发商也开始增加拿地。

 

(王丽新)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