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3年5年定存利率持平,中小银行“加价”揽储

实际上,早在4月份,央行就披露,各大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在4月下旬下调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进一步推动了利率下行,产生“倒挂”或“持平”的现象。

多家银行3年5年定存利率持平,中小银行“加价”揽储

来源:第一财经    2022-08-03 10:03
来源: 第一财经
2022-08-03 10: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行存款利息明日起开始下调,把握最后机会锁定收益!”8月1日,一家城商行客户经理在朋友圈发布了其所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信息。

今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随后,不少大行和股份行的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利率均有不同幅度下调。截至目前,已有不少银行出现了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持平的现象。

与此同时,第一财经记者从广东多家区域性银行了解到,与大行相比,多数城商行、农商行的存款利率并不低,5年期定存利率(整存整取)均超过3%,高于大型银行的挂牌利率。不过,这对中小银行来说或许并非好事。一位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提高利率虽然可以吸存款,但并不利于银行整体的发展。”

多家大行3、5年期定存利率“持平”

8月1日,记者通过各家银行官网了解到,不少全国性商业银行的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均为2.75%,出现持平情况。相较而言,区域性银行的存款利率并不低。例如,广州银行3年期定存利率高达为3.45%,5年期(起存金额5万元)则定为3.5%。

实际上,早在4月份,央行就披露,各大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在4月下旬下调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进一步推动了利率下行,产生“倒挂”或“持平”的现象。

有业内人士表示,利率持平的原因在于我国中长期利率将呈下行趋势,在今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之后,监管机构鼓励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银行存款利率也应声下行。

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持平由来已久。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蔡浩认为,自2014年11月22日起,央行不再公布基准利率,“五大一招”此后逐渐将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的期限利差缩窄,直到2015年10月24日(央行最后一次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两者利差收窄为0,均为2.75%。规模较大的银行纷纷仿效,虽在此基础上进行加点,但是同样保持两者利差为0。

那么,为何近期银行存款市场备受关注?蔡浩指出,首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是为了引导各大银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通过结构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方式,更好地纾困、服务实体企业。其次是疫情发生后,股市低迷、基金和理财收益下降,金融体系和居民方均缺少合意资产,使已经调降利率的大额存单等市场化存款的吸引力依然居高不下。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高却并不“卖座”

除了整存整取之外,区域性银行在大额存单方面的存款利率也明显高于大中型银行。其中,多数区域性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定存利率接近3.5%,广州银行5年期(起存金额10万元)更是逼近4%。

事实上,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一直处于下行的趋势之中。“今年(定期存款利率)一直在下调。”前述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他认为,如今许多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依旧偏高,这与中小银行的揽储压力相关。不过,对部分中小银行来说,凭借高利率吸引存款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是成本问题,开出高利率的同时,银行也在拖累自己;其次,银行存款利率被推高的同时,贷款利率也会相应上行,这也变相抬高了经济实体(企业)的经营成本,挤压了经济实体的融资空间。银行若坚持贷款高利率不放手,将有可能通过资金链条传导到债券市场和信托市场,甚至间接传导到整个资本市场。”该人士进一步指出。

不过,即使存款利率明显较高,仍有不少客户偏爱在大型银行存款。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相对于大行来说,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稳定性更容易受到客户的怀疑;同时,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如今定期存款对于客户来说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存款的年限越长,意味着风险越大,客户也就越看重银行的公信力;另外,中小银行缺乏足够多的网点,且由于央行对小银行的限制,很多银行只能通过线下网点和线上网站、银行APP的方式宣传产品,所以即使有高利率的存款业务或者理财项目,很多客户也并不了解。

此外,中小银行还处于资产负债两难的局面。华泰证券研究所副院长张继强表示,中小银行处于资产负债两难的局面,贷款风波和村镇银行事件对地方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和信用环境形成打击,后续不排除中小银行资本债、存单等利差与大行出现分化,谨慎银行主体的资质下沉。从更长期视角来看,高息揽储已成过去时,中小银行需要探索新的负债管理模式。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