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涉及汽车、家电、餐饮等领域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连日来,上海、天津、宁波、合肥、江西等多地开启了新一轮消费券的发放,包含汽车、家电、餐饮等领域,覆盖暑期、中秋、国庆、“双十一”等重点节假日和消费旺季。

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涉及汽车、家电、餐饮等领域

来源:经济参考网    2022-08-20 00:00
来源: 经济参考网
2022-08-20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连日来,上海、天津、宁波、合肥、江西等多地开启了新一轮消费券的发放,包含汽车、家电、餐饮等领域,覆盖暑期、中秋、国庆、“双十一”等重点节假日和消费旺季。

多地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

8月20日,上海“爱购上海”消费券领取报名开启。本次上海共投入市级财政资金10亿元,第一轮投入2亿元,第二轮投入5亿元,第三轮投入3亿元。

同日,2022天津“品质生活节”开幕。活动期间,市政府将陆续发放1.5亿元政府消费券,银联、京东、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也将投入配套资源,陆续发放4570万元消费券。

此前一日,宁波于8月19日启动“2022畅购暑期·你消费我助力”,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新一期宁波消费券与上一期无缝衔接,宁波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前湾新区、高新区财政将出资3亿元,确保活动按月推进,消费券足额发放。 

图片来源:宁波发布

合肥也于8月19日开始发放暑期消费季第三批消费券,共计1844万元。据了解,此次发放的是餐饮消费券,分为满100元减50元正餐券、满40元减20元甜品券、满30元减15元奶茶水果券和满20元减10元快餐券,采取电子券形式发放,消费者可通过登录多家银行APP领取。

图片来源:合肥市发改委

8月17日晚,2022江西金秋消费季启动,鼓励通过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指导省家电行业协会组织家电龙头企业让利约1.2亿元,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活动,引导号召广大商家采取直降、代金券、折扣券、满额减、有买有赠等优惠促销方式让利销售。据初步统计,活动期间,预计全省各地将发放政府消费券3.6亿元,引导和带动3.5万家企业、平台和商户参与活动,优惠让利近10亿元。

  图片来源:江西商务厅

另外,北京、南京、广州、深圳、九江等多地也于此前开始了多种形式消费券发放。

覆盖时间长范围广 效果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消费券涉及汽车、家电、餐饮等领域。不少地方活动覆盖暑期、中秋、国庆、“双十一”等重点节假日和消费旺季。

其中,“爱购上海”电子消费券于8月下旬至11月下旬期间发放,考虑到了下半年的重点节假日和消费旺季。从行业来看,上海全市大、中、小、微商贸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具备基本软硬件条件的均可报名。

2022江西消费季也跨越暑期、中秋、国庆等传统消费旺季,聚焦“优品嗨购节、乐享生活节、家电消费节、赣菜美食节、数商网购节、夜间消费节”等六大主题,将举办近千场促消费活动,着力做热大宗消费、餐饮消费、夜间消费、品牌消费、线上消费等重点领域。

2022天津“品质生活节”消费券共分为汽车类补贴、家电、百货零售和餐饮文娱等四种类型,发放对象为在津生活、工作的人员以及外地游客。活动时间从8月20日到9月底,期间将举办10项主题促消费活动,以22个商圈为重点,涵盖全市范围内商业街、商场、电商、夜市、酒店、汽车、体育等领域的商旅文市场主体。

宁波消费券发放期间,不少于20万家商户将参与其中,包括宁波行政区域内相关商业广场、购物中心、商业街区以及零售百货、家电卖场、超市、餐饮住宿企业等。本次消费券于8月19日、8月26日、9月2日、9月9日、9月16日(每周五)分五轮报名。

分析认为,从此前经验来看,消费券发放效果值得期待。例如,北京自7月18日面向全市消费者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包括外卖类、到店类、养老助残类三种类型,带动线下餐饮交易额持续增长。

美团最新数据显示,自北京发放餐饮消费券以来,平台商家的堂食消费实现稳步增长。7月18日-8月15日,堂食自助餐增长最为明显,其中自助披萨类的堂食套餐线上交易额环比增速达236%,同时,烧鸭、老北京火锅、京菜等北京特色菜品的堂食套餐交易额环比增速分别为99%、86%、80%。此外,在“夏日经济”的带动下,奶茶/果汁的团购套餐线上交易额环比增速为75%。

根据京东集团市场监测数据,自5月至7月末,北京、深圳、成都等13个通过京东平台发放消费券的地区,总计发券金额7.38亿元,核销金额超3.5亿元,带动订单金额超28亿元,平均杠杆率7.89。

(王文博)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