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扔垃圾要定时定点
今年端午,上海多了项全民新时尚——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很多地方,“你分他不分”“扔时分、收时不分”的现象使垃圾分类难以真正落实。围绕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上海推进垃圾分类,逐一破解难点。同时,上海的垃圾分类也被寄予厚望——为其他城市探索出可复制可操作的实用经验。
撤去垃圾桶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齐玉梅说,垃圾分类普遍存在“知行不一”,市民理念上支持,操作时嫌麻烦。
“定时定点”,被实践证明是在推广垃圾分类初期比较有效的管理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撤筒”,但肯定会给习惯随时扔垃圾的居民带来不便。
上海市闵行区东苑半岛花园从5月27日起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撤销原有79个点位的168个垃圾筒,在小区设立4个定时定点集中投放点和1个24小时开放垃圾箱房。定时定点投放点每天早晨7至9点、傍晚6点至8点半开放,由150名党员、楼组长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轮流执勤,指导居民分类投放。
小区所在的平吉三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马雪花说,分类投放实行10多天,效果比预期好得多,绝大多数居民给予理解和配合。5个投放点分别位于小区东南西北中,方便居民就近投放,并针对钟点工、租客、加班族等特殊需要群体的需求,设立24小时开放垃圾箱房。考虑到居民习惯养成和志愿者时间安排,没有采取阶段式撤筒,而是等大家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后,再对投放时间等做出调整。而关于志愿者是否要帮助湿垃圾“破袋”——将湿垃圾从包装袋倒入垃圾筒?在争论后,最终决定让居民自行“破袋”,这也是为了“一步到位”培养分类行为习惯。
与此同时,物业、业委会等各司其职,做好保障。在垃圾投放点设置洗手池,避免居民怕弄脏手而不愿“破袋”。定点投放结束后,及时对投放点进行清扫、消毒,不留异味。保洁人员还自发对清运车进行改装,做到干、湿、可回收垃圾分运,增加居民对分类后续处理的信心。今年,上海还将改造1.7万个垃圾箱,同时在定时定点的大约束下,尽可能“缩短居民与垃圾箱的距离”。
绿色账户积分激励居民
在上海众多小区,垃圾分类正在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契机。
去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42个小区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成为上海垃圾分类“样板”。
街道下辖的上航居民区住宅产权类型多样、人员构成复杂。建于1996年的虹桥机场边检站家属楼48户居民中,有39家是外来租户,出租率高达9成。第一次听说小区要搞垃圾分类,居民普遍觉得,“房子又不是自己的,小区环境和自己关系不大。”
上航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朱雪菊为每家每户设计了台账,通过分类知识宣讲、送分类垃圾筒和绿色积分账户卡,3次进入居民家中,掌握各家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和可能碰到的困难。通过走访,朱雪菊的手机里存下小区200多户居民的电话。居民从不配合到主动做志愿者;小区的“垃圾角”变成居民议事“聊天角”。非试点小区居民看到试点小区的明显变化,主动跟社区干部说:“啥时候到我们小区来试点呢?”
在上航居民区,绿色账户积分不仅可以兑换米面纸油,还是申请老年兴趣班、暑期托幼班等社区紧缺资源的评分依据。
年内建成5000个回收网点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垃圾减量和提高资源化利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垃圾回收利用推行较好,废纸、鸡毛、牙膏皮,甚至乌龟壳,都是物质匮乏年代可以换钱的“宝贝”。
在物质过剩年代,如何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上海提出推进“居住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市将建立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等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体系,2019年建成5000个回收网点和170座中转站;2020年建成8000个回收网点和210个中转站,基本实现两网融合,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
上海还在探索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近日表示,上海从2004年就对单位收取垃圾处置费用。而对市民群众,这笔费用是由各区政府在买单。以中心城区为例,每1吨垃圾的处置费要向区政府收221块钱,同时没有垃圾处置设施的中心城区,因为要将垃圾送至其他区处置,还要支出每吨100元的环境补偿费给垃圾接收区。未来将在这方面探索改革。
(田 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