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收减损新风尚 秋粮入住“智能仓”

减少秋粮损失,需加强粮食烘干能力建设、增加烘干作业服务供给,进一步挖掘减损潜力。

机收减损新风尚 秋粮入住“智能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22-10-12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启动。当前正值秋收,记者在产粮大省黑龙江、山东、湖南等地走访发现,一些地方加快农机具更新,减少机收损失;提供烘干服务,减少坏粮风险;推广智能粮仓,降低储粮损耗。希望的田野上,节粮减损新风尚让端牢中国饭碗更有底气。

机收减损 力争“颗粒归仓”

近日,在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的一处大豆收割现场,一台大豆收获机正在作业。与往年不同,这台收获机加装了挡泥板、防护网,大豆粒落在地里的情况大大减少。收获机还加装了扶倒器,有效减少收获中因倒伏造成的损耗。

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道光说,今年农场种了20.27万亩大豆,近年为有效降低粮食收获环节损失,农场进行了收获机更新、改进,大豆收获损失率从原来3%降到1%,力争“颗粒归仓”。

在今年秋收中,黑龙江省制定并实施减损技术规范、加强减损培训、加快机具更新改装、开展损失率检测等多项减损措施。在水田收获过程中,以推广分段收获为主,提高收获品质,降低倒伏风险。

在山东省高青县高城镇大张村一处玉米地里,6台新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正开足马力,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地上留下一层被粉碎的玉米秸秆。

“我们新购置的收获机,田间作业快,机械性能高,为农户提供收割服务,玉米收获损耗率降到了2%。”高城镇泽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善军说。

烘干服务 减少坏粮风险

减少秋粮损失,需加强粮食烘干能力建设、增加烘干作业服务供给,进一步挖掘减损潜力。

在湖南省汨罗市罗江镇千度农业公司的烘干中心,一卡车稻谷倒入斗仓,经提升、分仓、近20小时的烘干后,干稻谷就可以放心储存。当地种粮大户韩文胜说:“以前总为稻谷晾晒发愁,现在收割后就可以烘干,没有后顾之忧,今年我多种了700亩水稻。”

汨罗市是产粮大县,每年水稻种植面积超过90万亩。近年来,汨罗市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购买粮食烘干设备,开展社会化服务,农民粮食收获后的晾晒、储存难题有了解决办法。

尽管国庆节期间阴雨绵绵,但山东省高青县高城镇泽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烘干服务让农民毫无后顾之忧。

“4个烘干塔一天可以烘140吨,我们24小时提供服务。”合作社负责人张善军说。说话间,玉米已被烘干装袋,金灿灿的玉米粒格外耀眼。

高城镇狄城村村民信洪芳第一时间把收获的玉米直接送来烘干,既节省了大量时间,又避免了玉米霉烂造成的损失。

“智能仓” 储粮更科学

在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有限公司,每个标准高大平房仓都配置了智能化控制系统,相当于在粮仓建了“千里眼”。

目前,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有限公司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100%,标准高大平房仓采用先进的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高效低碳环保,确保储粮环节更安全,损耗更少。

在位于湖南省汨罗市白水镇的中储粮汨罗直属库有限公司,一辆辆大卡车满载稻谷排队等候,稻谷通过检测、过磅称重后,直接通过输送带运送到粮仓里,确保运输环节无损耗,不浪费一粒粮食。

“为有效保证粮食减损,我们加强粮食保管工作,通过空调控温、密闭隔热、害虫防治等科技储粮手段,使粮食在保管过程中不出现高温、发热、霉变、虫蚀等问题,达到保质保鲜、绿色储粮的效果。”中储粮汨罗直属库仓储部门负责人王敢说。

(记者王建、周楠、邵琨、周勉)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王建、周楠、邵琨、周勉)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